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大和小说 > 其他类型 > 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全文秦昇杨翎

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全文秦昇杨翎

琅邪王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江都兵变之后,陷阵营和玄甲铁骑暂时驻扎在江都城东的原骁果军大营,代替原来的骁果军拱卫江都宫。而宫内的安危依旧还是由原来的侍卫和给使们负责。只是经历过兵变之后,杨广下旨裁撤了不少人,因为这些人虽然没有参与叛乱,可他们大多在兵变当晚表现不佳,自然不可能再得到杨广的信任,无法再担任宿卫宫禁的重责。可如此一来,宫中的宿卫兵力便少了不少,虽然在寻常人眼中江都宫依旧是禁卫森严,可在红拂女这种常年潜伏暗杀贪官污吏的侠客眼中,却处处都是防御上的漏洞。趁着两班给使轮换的间隙,她用一道勾索爬上了宫墙,悄无声息通过了玄武门,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直奔杨广的寝殿而去。为了避开寝殿附近巡逻的侍卫,她沿着宫墙和屋檐一路奔行,身躯轻快如燕,竟没有发出一点儿声响...

主角:秦昇杨翎   更新:2025-02-19 17:5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秦昇杨翎的其他类型小说《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全文秦昇杨翎》,由网络作家“琅邪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江都兵变之后,陷阵营和玄甲铁骑暂时驻扎在江都城东的原骁果军大营,代替原来的骁果军拱卫江都宫。而宫内的安危依旧还是由原来的侍卫和给使们负责。只是经历过兵变之后,杨广下旨裁撤了不少人,因为这些人虽然没有参与叛乱,可他们大多在兵变当晚表现不佳,自然不可能再得到杨广的信任,无法再担任宿卫宫禁的重责。可如此一来,宫中的宿卫兵力便少了不少,虽然在寻常人眼中江都宫依旧是禁卫森严,可在红拂女这种常年潜伏暗杀贪官污吏的侠客眼中,却处处都是防御上的漏洞。趁着两班给使轮换的间隙,她用一道勾索爬上了宫墙,悄无声息通过了玄武门,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直奔杨广的寝殿而去。为了避开寝殿附近巡逻的侍卫,她沿着宫墙和屋檐一路奔行,身躯轻快如燕,竟没有发出一点儿声响...

《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全文秦昇杨翎》精彩片段


江都兵变之后,陷阵营和玄甲铁骑暂时驻扎在江都城东的原骁果军大营,代替原来的骁果军拱卫江都宫。

而宫内的安危依旧还是由原来的侍卫和给使们负责。

只是经历过兵变之后,杨广下旨裁撤了不少人,因为这些人虽然没有参与叛乱,可他们大多在兵变当晚表现不佳,自然不可能再得到杨广的信任,无法再担任宿卫宫禁的重责。

可如此一来,宫中的宿卫兵力便少了不少,虽然在寻常人眼中江都宫依旧是禁卫森严,可在红拂女这种常年潜伏暗杀贪官污吏的侠客眼中,却处处都是防御上的漏洞。

趁着两班给使轮换的间隙,她用一道勾索爬上了宫墙,悄无声息通过了玄武门,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直奔杨广的寝殿而去。

为了避开寝殿附近巡逻的侍卫,她沿着宫墙和屋檐一路奔行,身躯轻快如燕,竟没有发出一点儿声响,丝毫没有惊动沿途的侍卫。

很快,她便找到了杨广的寝殿,趴伏在屋顶静静查看着周围的动静。

寝殿的四面都站满了值守的侍卫,他们一个个双目圆睁,目光警惕观察着周围的风吹草动,却没有一个人察觉到他们头顶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人。

红拂女见状,当即小心翼翼将面前的瓦片揭开,露出了一道寸许宽的缝隙。

透过这道小小的缝隙,红拂女看到寝殿内的龙榻上躺着一人,虽然隔着几层帘帐看不清楚样貌,但从身形上看与杨广完全一致。

再看龙榻旁边还挂着一件明黄色的龙袍,让红拂女更加确信龙榻上睡着的正是暴君杨广。

她当即从怀中摸出一截铜管,穿过瓦缝对准了龙榻上的杨广。

铜管内藏有一枚见血封喉的毒针,只要她轻轻吹一口气,毒针便能在顷刻间取了杨广这个独夫的性命。

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她的心跳不知为何骤然加快,呼吸也变得有些紊乱,连握着铜管的手也忍不住微微颤抖。

虽说她之前杀过的贪官污吏连她自己都数不过来,可那些人的分量是完全不能跟杨广相提并论的。

她知道自己这一针射出去,将会改变天下很多人的命运,包括一直被自己蒙在鼓里的表兄沈光。

可是一想到因为杨广穷兵黩武,执意三征高句丽,导致多少父母失去他们的儿子,多少妻子失去她们的夫君,多少孩童失去他们的父亲,她一颗心又渐渐变得冷硬。

随后,她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呼吸,用铜管瞄准了龙榻上的杨广,慢慢将嘴唇凑到了铜管的另一头……

随着她的目光一寒,一枚闪着幽光的毒针疾射而出,直取龙榻上的杨广……

“噗——”

毒针精准射中了龙榻上的杨广的后颈,他的身躯似乎动了一下,便再没有了动静。

红拂女一时不由有些愣神。

因为她没想到祸害天下百姓十几年的暴君杨广就这么轻易死在自己手中。

可此时眼看天就快要亮了,她不敢再多做逗留,当即从怀中摸出一枚样式精巧的飞镖,在尾部绑上一截事先用朱砂写好字的字条,手一扬钉在寝殿内的柱子上。

随后,她借着夜色的掩护,一路飞檐走壁,悄无声息离开了杨广的寝殿。

自始至终,寝殿外面的侍卫都没有丝毫察觉,任由红拂女扬长而去。

之后她又顺着原来的勾索下了宫墙,出了江都宫,一路避开了沿途值夜巡逻的陷阵营和玄甲铁骑,无惊无险回到了沈光的府邸,整个刺杀过程顺利得让她有些不敢相信。

只是当她从窗户回到自己的房间时,还没来得及换下一身劲装,房间内的烛火却突然被人点亮,惊得她内心不由一凜。

随后,她便看到秦昇不知何时已经坐在了房间内的一张小圆凳上,正一脸好整以暇看着她,看得她内心不由又是一沉。

虽然不知道秦昇的来意,但此时的她已经顾不上多想,当即手一扬,一枚飞镖便朝着秦昇的面门疾射而去。

秦昇见状不慌不忙,不躲不闪,只是轻轻抬起两根手指,便稳稳夹住了这枚飞镖。

红拂女看在眼里,目光陡然变得凝重。

单凭秦昇这一手,她便知道自己不是他的对手。

可秦昇并没有还以颜色,反而冲她轻轻摇了摇头道:

“张姑娘,我只是好心来还你东西,你不至于要对我下这种死手吧。”

虽然不知道秦昇到底有什么意图,但红拂女可不会给他什么好脸色,只是冷冷说道:

“是吗?我怎么不记得我有东西在你那里?”

秦昇也不解释,只是从袖子中摸出一枚样式精巧的飞镖,轻轻放在面前的桌面上。

飞镖的尾端还藏有一截布条,上面用朱砂写着“杀暴君者 红拂女是也”九个红色大字。

看到这枚飞镖出现在自己眼前,红拂女眼眸不由一阵剧烈收缩,随后苦涩一笑。

虽然秦昇什么都没说,但她知道自己的刺杀失败了。

因为如果杨广真的死在自己的毒针之下,秦昇不可能这么轻描淡写出现在自己面前。

也难怪自己的刺杀如此顺利,原来一早就落入了人家的圈套。

只是她不明白的是,既然秦昇早就知道她要去刺杀杨广,为什么不在杨广的寝殿周围布下天罗地网来诱捕她。

或者为什么不直接带兵来沈府抓捕自己,反而一个人单枪匹马跑来自己的闺房见自己,他到底想从自己这里得到什么?

不过她此时虽说心中有千百个疑问,却什么都没问,只是冷冷说了一句:

“看来你什么都知道了,既然如此我也懒得狡辩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只是一切与我表兄沈光无关,希望你不要为难他。”

秦昇看着她,随即轻轻摇了摇头道:

“若我是来兴师问罪的,就不会一个人来见你了,更不会这么心平气和跟你说话。

至于你的表兄,如果皇上真的知道了你和他的关系,不管他有没有参与其中,皇上都不可能再信任他,更不可能再重用他。”

“看来你很清楚杨广是个怎样的人!”

红拂女闻言面色变得越发冰冷,眼神中也多出了几分不屑和鄙夷:

“既然如此,你为何还要三番两次救他性命,是贪图他给你的荣华富贵,还是垂涎他的女儿?”

秦昇听完不由笑了笑:

“如果我说我是为了天下苍生,你信不信?”

“你说我信不信?”

红拂女冷笑一声,反唇相讥,眼中的鄙夷之色更重,似乎是听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

秦昇似乎并不在意红拂女的讥讽和鄙夷,反而反问了她一个问题:

“那你先告诉我,你为什么要刺杀他?”

“难道他不该杀吗?”

红拂女看着秦昇,眼中分明多了几分怒意:

“自他即位以来,营建东都,大修运河,征讨辽东,南游江都,搞得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只能被迫揭竿而起,最终导致天下大乱,不知有多少无辜百姓死在战乱之中。

他不死,怎对得起那些枉死的冤魂!”

秦昇听完轻轻点了点头:“我承认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算不上是一个好皇帝,如今的天下大乱他也脱不了干系。

可你现在杀了他,乱世就能彻底终结吗?

不!不会!他若是死了,天下只会更乱,只会有更多无辜的人死于战乱之中。”

“你是他的臣子,他又给了你高官厚禄,还要将公主下嫁给你,你自然向着他说话。”

红拂女行走江湖多年,怎么会被秦昇三言两语就给说服,只当他是在强词夺理,当即冷笑一声道:

“我当然知道杀了他乱世也不会就此终结,可我只是想为那些枉死的冤魂讨个公道。

至于你说他死之后天下只会更乱,你觉得如今的天下还能乱到哪里去!”

秦昇听完缓缓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天边的一轮圆月,沉声说道:

“当年魏武帝曹操在世时曾经说过一句话,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如今的情况也是如此,只要杨广这个皇帝还在世,除了梁师都薛举之流,其他人势力大如李渊、李密、窦建德和杜伏威,都只敢称王称公。

因为他们心中都清楚,若是此时贸然称帝只会沦为众矢之的,当年的袁术就是他们的下场。

可若是杨广一死,这些割据一方的枭雄便会竞相称帝,为了争夺天下而四处征战,到时天下百姓只会更加饱受战火兵祸的摧残。

你当真要为了给那些死去的人讨个公道,而将更多无辜的百姓拖入战乱之中吗?”

红拂女说完久久没有言语。

虽说她觉得秦昇是在强词夺理,但也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并非全无道理。

事实上,秦昇也确实没有在骗她。

因为在历史上,杨广公元618年四月死在江都之变中,同年李渊、萧铣、杨侗、宇文化及、朱桀、李轨先后称帝,一个个为了一统天下东征西讨,战火遍及神州大地。

见红拂女久久没有说话,秦昇便知道自己的话对她有所触动,当即起身就要告辞,只是临行前不忘装杯说了一句:

“张姑娘,我秦昇今夜言尽于此,听不听在于你,若是你还是执意要去刺杀皇上,我绝不再阻拦,告辞!”

说罢,便推开门头也不回转身离去。

红拂女看着他离去的身影,目光渐渐变得有些复杂。

因为她发现自己竟完全看不透这个男人。


而孙思邈却在李渊的怒骂声中一个箭步上前,取出一把银针,精准刺入李世民身上各个穴位之中。

“庸医,你这是要做什么,快住手!”

李渊看在眼里,神情不由大变,当即就想叫人将孙思邈给拖出去。

可儿媳长孙氏却拦住了他,因为她注意到夫君自从吐出那一大口污血之后,本来蜡黄的面色竟有了一丝血气。

而且现在孙思邈几针下去,夫君李世民的呼吸都顺畅了不少,再也不是之前那种气若游丝的状态。

看到这一切,她隐约猜到方才一出闹剧不过是孙思邈治病的手段罢了,目的就是气出自己夫君一直堵在心口的污血。

听长孙氏一番解释,李渊和窦氏也注意到了儿子神色的好转,便在一旁屏气凝神,生怕打扰了孙思邈的施针。

不知过了多久,孙思邈收好银针,看着身后屏气凝神的三人,目光不由落到长孙氏身上,眼神满是赞许之色:

“秦国公能有如此佳妻,是他的福气。”

长孙氏谦逊一笑,随即关心起了自己夫君李世民的情况:

“孙神医过奖了,不知我夫君如今情况如何?”

孙思邈轻轻一捋白须,笑了笑道:

“秦国公的病症皆是因积劳成疾而起,导致他胸口淤积了大量污血,故而一病不起。

因污血无法通过寻常方法排出体外,故而老朽只能剑走偏锋,故意戏耍和激怒秦国公,让他一怒之下吐出胸口污血。

如今污血已出,他的病自然没有什么大碍了。”

听到李世民的病已经没有什么大碍,长孙氏和李渊夫妇自然对孙思邈是千恩万谢,李渊更是命人端来千两黄金作为他治好自己儿子的酬金。

可孙思邈却是分文不取,留下一个方子之后便飘然离开唐王府,回太白山去了。

孙思邈走后不久,李世民便悠然醒转过来,得知是孙思邈治好了自己的病,也忍不住连呼神奇。

可他的妻子长孙氏却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困惑:

“夫君,妾身看你与孙神医之前并不相识,为何你会笃定他能治好你的怪病。”

“笃定的人不是我,而是秦昇!”

李世民闻言却是不由苦笑一声,随即缓缓解释道:

“去年我为了帮秦昇娶到秀宁,特意将攻打长安城的先登之功给了他。

作为回报,他告诉我说他掐指算出我明年会生一场怪病,长安城的大夫都束手无策,唯有隐居在太白山的孙思邈可以救我一命。

今日孙神医果然将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我算不算欠了秦昇一条命!”

“夫君,此话可当真?”

听到秦昇竟然能够提前算到了如今发生的一切,长孙氏不由瞪大了双眼,因为这听起来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李世民的笑容变得越发苦涩:

“当初我也只当他是在跟我开玩笑,可今日发生的一切,让我不得不怀疑他或许真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唉!”

长孙氏知道自己夫君为何叹气,也不由跟着长叹一口气道:

“李家逼走了他,可真是一个天大的损失呀!”

“何止是天大的损失!”

李世民的面色渐渐变得凝重:

“本来我以为他去投奔其他势力,一旦混得不如意我还有机会重新将他收为己用,可没想到他竟然跑去江都投奔了杨广。

如今他在杨广那里混得如鱼得水,前程不可限量,假以时日一定会成为我们李家的大敌。


李世民也没有想到,自己从扶风郡大胜而归,迎接他的不是什么赞誉和封赏,而是一个又一个的噩耗。

秦昇反了。

四弟李元吉被打成了残废。

大哥李建成被挟持出了长安。

最让他不能接受的是,小皇帝杨侑竟然被掳走了。

要知道,当初就是他劝父亲李渊打着拥立代王杨侑的名义在太原起兵,得到了不少对皇帝杨广心怀不满的官员和将领的响应,最终顺利进军关中,夺取了长安。

如今他们李家好不容易拥立了年仅十一岁的杨侑为帝,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杨侑却在这个时候被人给掳走了,他如何能不气。

没有了杨侑这个傀儡皇帝当吉祥物,他父亲李渊的大丞相和唐王便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天下谁还会承认。

知道这一切的根源都出在李家悔婚上,李世民心中自然是气急,却也不敢冲自己父亲发火,只能强压住心头火气,低声埋怨道:

“父王,取消婚约这么大的事,你们怎么不事先跟我商量一下,以至于将事情闹到这般不可收拾的地步。”

李渊看了次子一眼,随即长叹一口气道:

“你正领兵在扶风郡跟西秦军作战,为父不想你因为此事而分心,便只跟建成和元吉商议过后就做了决定。

唉,只是为父也没想到最后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

虽说李渊的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但李世民还是捕捉到了父亲眼中一闪而过的心虚,当即就想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恐怕父亲就是害怕自己反对取消婚约,才特意挑自己领兵征战在外的时候,选择跟秦昇摊牌。

毕竟整个李家都知道自己对秦昇的赏识和看重,若是自己知道父亲打算悔婚,必然会坚决反对此事。

不说秦昇本就跟妹妹秀宁两情相悦,单说秦昇对于李家和自己的价值,就是不可估量的。

毕竟自从秦昇来投奔他们李家,他说过的每一件事最后都应验了,提出的每一条计谋都帮李家解决了不少大难题,举荐的每一个人李家都派上了大用场。

有时候李世民甚至都怀疑秦昇是不是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否则为什么他每次都能料事如神。

可秦昇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自己父亲根本就看不起他的出身,从未真心实意考虑过将秀宁许配给他。

之前说什么只要他能助李家夺取长安便将秀宁下嫁给他,不过是因为当时正是用人之际,想以此让秦昇心怀感激憧憬,更加卖命为李家效力罢了。

就像他时不时摸着自己的背脊说什么若是自己得力,世子未尝不能换人,自己对此还不是一笑了之。

自己身为人子不好跟他这个父亲翻脸,可秦昇一个外臣如何咽得下这口气,也难怪他会一怒之下反出李家。

只是谁都没想到秦昇一直以来都是深藏不露,不仅自己身手了得,更豢养有几百私兵,最终挟持着兄长建成和杨侑一路杀出了长安城,让他们李家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不过事已至此,李世民知道再纠结谁对谁错已经没有多大意义,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趁秦昇还没带着兄长和杨侑离开关中,不惜一切代价追回他,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回心转意,重新为李家效力,此事才能善了。

可李渊一听到自己儿子要去挽回秦昇,顿时就怒了,指着后院的方向对李世民厉声道:

“你的四弟元吉还瘫痪在床,大夫说即使治好了也会落下终身残疾,可你这个做兄长的现在不仅不思为他报仇,反而还想去挽回仇人,你这么做对得起元吉吗?”

李世民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但还是提醒父亲道:

“父王,您别忘了大哥如今还在他手中。”

一听李世民提到李建成,本来怒气冲冲的李渊神情瞬间一滞,铁青着脸不说话。

对他而言,如果说有什么事比给四子李元吉报仇更重要,那就只剩下长子李建成的安危了。

不知过了多久,李渊愤然一甩衣袖,冷冷说道:

“以后要用他你就自己用,这种噬主之人为父可不敢再用了。”

李世民闻言暗暗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他父亲肯松口就好,不过随后他又继续问道:

“父王,那他和秀宁之间的婚事还作数吗?”

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李世民一颗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

因为在他看来,这是能不能让秦昇回心转意的关键,若是父亲不肯答应,一切便无从谈起。

李渊看了李世民一眼,语气依旧生冷:

“这个你自己去问你妹妹,若是她愿意嫁给一个将自己弟弟打成残废的男人,为父也没什么好说的。”

李世民听完心中一块石头总算是彻底落了地。

只要父亲这边愿意松口什么都好说,妹妹那边他自然有办法去说服她,毕竟她和秦昇本就是两情相悦。

不过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先将秦昇给追回来,因此李世民在得到父亲的承诺之后,便要起身出门。

李渊没有拦着李世民,只是追问他打算带多少兵马去追。

李世民闻言不由摇了摇头:

“不需要带一兵一卒,孩儿一人就足矣。”

李渊一听顿时急了,连忙出言反对道:

“万万不可,为父知你之前与秦昇交好,可他如今变得这般心狠手辣,身边又聚集了几百私兵,为父绝不能让你去冒这个险,为父可不想自己又有一个儿子落到他手中。”

李世民看着李渊,随即沉声反问道:

“大哥还在他手中,父王觉得孩儿带多少兵马合适?”

李渊瞬间被问得有些哑口无言。

因为秦昇身边虽然只有几百人,可极其骁勇善战。

要知道,不管是守卫唐王府的亲兵还是守卫大兴宫的禁军,都是他们李家从唐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

可就是这些精锐,在面对秦昇区区几百私兵时却被对方杀得丢盔弃甲,一败涂地,这些私兵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因此,若是李世民兵马带少了,到头来不过是去白白送命。

可若是带得多了,不仅影响行军速度,贻误解救建成的时机,还有可能会刺激到秦昇,甚至因此而加害建成。

李世民看父亲实在有些不放心,略微沉吟片刻,很快便有了主意:“不如就让三弟玄霸跟孩儿一起去吧,他总能护得了孩儿和大哥周全。”

李渊低头想了想,随后还是有些无奈点点头。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但他还不忘叮嘱一句:“世民,记住,无论如何都要保证你大哥的安危。”

听到父亲绝口不提小皇帝杨侑的死活,李世民心中不由又暗暗叹了一口气。

但他还是点了点头,随后便叫上三弟李玄霸,顾不上天色已晚,就骑上快马动身出发了……

而李秀宁听说二哥出城去追回秦昇,不顾其他人的劝阻,执意骑上一匹快马跟着出了城……


况且,臣既是奉旨讨贼,便可一路不断招募和拉拢忠义之士,待到与瓦岗军决战之时,麾下将士必不仅止四千余人。”

最后一句话必须要说,否则凯旋之时不好解释凭空多出的五千北府军。

而杨广听秦昇说得有理有据,不由暗暗点了点头。

他最怕就是秦昇跟张须陀一样,因为轻敌而中了李密的诡计,最终同样落得一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可如今听秦昇将瓦岗军的情况分析得头头是道,杨广便知道自己还是小瞧了秦昇的见识,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就此烟消云散。

“既然爱卿对瓦岗军和李密的情况了如指掌,朕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朕现在就加封你为使持节,齐郡通守,河南道讨捕黜陟大使,率军前往中原征讨瓦岗贼军。”

秦昇闻言,当即俯身重重一拜:

“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为朝廷荡平瓦岗贼军。”

杨广如今给他加封的三个官职都是张须陀战死前的官职,分明就是不仅要他继承张须陀生前的遗志,还要他大破瓦岗军,一雪大海寺兵败之耻!

见秦昇如此慷慨领命,杨广又是一阵龙颜大悦,便笑着问道:

“爱卿出征在即,可还有什么要求?只要是朕能够给的,朕绝不吝惜。”

秦昇低头想了想,随即再次躬身一拜道:

“臣还真有一事相求,就是临行前想向陛下讨要一道圣旨。”

“圣旨?”

杨广看起来似乎有些意外,因为他就是例行公事一问,其他臣子的回答大多也是臣为朝廷效力岂敢索要赏赐之类的漂亮话。

可他没想到秦昇却跟其他人大不一样,还真敢跟他开这个口。

不过听到秦昇不跟他要良田美宅,反而想讨要一道旨意,杨广心中一时也是好奇心大作,当即笑着问道:

“不知爱卿想跟朕讨要一道什么内容的旨意?”

秦昇深吸一口气,随即缓缓开口道:

“臣希望陛下能给臣一道赦免裴仁基父子、秦琼、罗士信、程咬金和贾闰甫的旨意。”

听完秦昇说的这几个名字,杨广面色立即沉了下来。

当年张须陀战死大海寺之后,他麾下的三大猛将秦琼、罗士信和程咬金率残部投奔了新任河南道讨捕大使裴仁基。

可不到半年时间,裴仁基就因为跟监军御史萧怀静有矛盾,杀了萧怀静带着麾下兵马投降了李密。

在杨广看来,他们几人背叛朝廷的行为无论如何都是不可饶恕的,可没想到秦昇现在竟在出征前为这几个叛臣求情。

但他念在秦昇两次救驾有功的份上,并没有立即发作,只是冷冷反问他道:

“爱卿此举是在变相鼓励我大隋将士背叛朝廷吗?”

秦昇早就料到杨广不会轻易答应,便搬出一早想好的理由道:

“陛下明鉴,臣此举并非是为了鼓励我大隋将士背叛朝廷,而是给那些之前因为战事不利不得不委身事贼的大隋旧将迷途知返,拨乱反正的机会。

毕竟自大业七年以来,大隋投降的将领又何止他们几人,若是陛下不给他们机会,他们便只能一条路走到黑,跟朝廷死战到底了。

相反,若是陛下下旨赦免了他们几人,便是给其他大隋旧将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让他们知道只要能够迷途知返,一样可以重新为朝廷效力。”


眼看无人反对,贾雄心中越发得意,随即下令众将领各自回去集合本部兵马,出营去与隋军决一死战。

……

“呜呜呜——”

“咚咚咚——”

随着瓦岗军大营吹响了集结的号角声,隋军大营也响起了沉闷的战鼓声。

很快,两军便在两座大营之间的空地上各自列好阵形,随时准备殊死一战。

一时间空气中满是肃杀之气。

秦昇横戟立马,目光深沉看着对面的瓦岗军,很快便在瓦岗一众将领中找出了徐世勣、秦琼、罗士信、程咬金和裴仁基的儿子裴行俨,眼中渐渐露出一丝热切。

以前他没得选,现在他全都想要!

而他们五人显然也注意到了秦昇,都不由惊叹秦昇的年轻,罗士信和裴行俨眼中更是战意闪动。

显然,他们都听说过秦昇当众斩杀宇文成都之事,自然渴望与秦昇一战,以此来扬名立万。

就在秦昇想着等下打起来自己单挑罗士信还是单挑裴行俨的时候,他的耳边突然响起系统莫得感情的提示音——

检测到宿主即将跟新的隋唐好汉开战,乱世选择系统触发,请宿主在下列三项选择中选择一项。

选择一:单挑罗士信。

奖励:绝世宝盔白银狮子盔。

选择二:单挑裴行俨。

奖励:绝世名驹奔雷紫电

选择三:五英战秦昇

奖励:自身武力值翻倍

听完系统的选项,秦昇知道挑战自我的时候又到了!

“徐懋功,秦叔宝,罗士信,裴守敬,程义贞,你们五人可敢出来与我一战!”

在两军将士几万双眼睛的注视下,秦昇策马缓缓上前,手中的九天龙魂贯一指瓦岗军众将,对徐世勣等五人发出了挑战。

空气瞬间死一般的寂静。

不论是隋军还是瓦岗军,没有一位将士不在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因为方才秦昇说的分明是“你们五人可敢出来与我一战”,而不是“你们何人敢出来与我一战”。

如果他们没有理解错的话,秦昇这是一口气向瓦岗军五位大将发出挑战。

虽说谁都听说过秦昇斩杀宇文成都之事,可一张口便要挑战敌方五位大将,是不是太过狂妄了一些。

尤其是罗士信和裴行俨还是以勇烈著称,裴行俨更是号称“万人敌”,武力丝毫不输宇文成都。

眼看秦昇如此目中无人,年少气盛的裴行俨最先按捺不住,当即拍马挥槊上前,口中大喝一声道:

“姓秦的你休得猖狂,且让我裴行俨来会一会你!”

“来得好!”

秦昇同样大喝一声,拍马挥戟上前迎战裴行俨。

“铛——”

随着两人的兵器在半空相击,瞬间发出一声清脆的金属撞击声,震得两军将士耳膜不由一疼,可见两人力道之强劲。

就连他们二人胯下的战马似乎也受不住这一击的威力,同时后退数步,嘴里发出阵阵尖锐的长嘶。

裴行俨跟着战马一连后退数步才稳住身躯,只觉得虎口一阵发麻,心中不由惊叹秦昇的神力。

再看对面的秦昇,却依旧是一脸气定神闲的模样,裴行俨瞬间明白对方的武力相比自己只高不低。

可这不仅没有让他因此心生怯意,反而激起他内心深处的勇烈之气,当即兴奋大吼一声道:

“好,再来!”

说罢,便拍马上前与秦昇战到一处,一时间槊光戟影,人吼马嘶,看得两军将士如痴如醉,心中直呼过瘾,完全忘了此刻他们正身处战场上,随时都会战死沙场。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