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小安子顿时慌了起来:“可、可这毒药,我、我们该怎么办……”
正说着,宁辰起身走到桌边,一边走一边云淡风轻地说道:“不用如此紧张,这对我们来说是件好事!”
“好事?这、这是为何……”小安子皱了皱眉,疑惑道。
宁辰走到桌边用刀将自己方才喝完汤擦嘴用的袖子割下来,转身回到小安子面前,笑道:
“她需要时间装贤后,就意味着我们又争取到了一段充足的时间!”
说到此,他将自己的袖子递给小安子,继续道:
“这袖子上有朕刚刚喝的汤水残留,你想想办法,尽快让人查出太后下的什么毒,希望能找到解药……”
看了看那小截袖子,小安子又抬头看向一脸轻松的宁辰,目光顿时充满了敬畏!
心中更是暗道:向死而生,陛下这是用命做赌注!
既然陛下如此,那自己必当舍命陪君子,绝不让陛下输……
宁辰很清楚,无兵无权,能成功蒙蔽太后,在寿辰上逼着太后公开宣布永不废帝,这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了。
如今的形式,自己要想彻底翻盘,就必须在继续蒙蔽太后的前提下,悄悄夺取兵权!
只有有了兵权,自己才能彻底摆脱太后的威胁与控制!
而自己下一个目标便是潘玉。
或者说是潘玉所在的那个位置:禁军统帅!
他不清楚太后给自己下的毒会多久发作,也不知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所以,他接下来必须在未知的时间内,尽快掌握兵权!
想到此,他不禁叹了口气,抬头看向窗外,喃喃道:“老夫子,希望你能尽快……”
次日一大早。
宁辰再次乖巧地坐在龙椅上听着百官议政。
随着一件件、一桩桩国情军政上奏,他的内心已然十分不爽。
西北前线要钱,国内灾区要钱,水利工程要钱,百官俸禄要钱……
可纵使百姓苛捐杂税已然猛如虎,但国库却愈发空虚。
钱到底去哪儿了?
可笑的是,百官竟无一人提出这个问题。
而面对没钱的问题,绝大多数人争来争去,无非也就是如何冠名堂皇地巧立名目增加税收!
宁辰无奈,这大宁王朝当真是烂透了!
就在众人争执不下之际,户部尚书赵思文站了出来:“启禀娘娘,老臣有一个办法,可缓解国库之虚,至少可以先把前线所需填补上!”
太后皱了皱眉,道:“是何办法,速速说来!”
赵思文道:“捐官!”
“捐官?这是何意?”太后疑惑道。
宁辰却不由得心中一怔:靠,你说的这捐官不会就是那个捐官吧……
赵思文一本正经地解释道:“如今大宁百姓能上交的税银越来越少,就算我们此时再想办法增加关税,只怕短时间内也难以填补国库之空虚!”
“既然老百姓拿不出钱,那就让民间的有钱人拿钱出来。”
“而所谓捐官,就是允许民间百姓通过捐钱纳财获得官职!”
“从七品官吏开始,每往上便需要捐更多的钱才能获得官职,当然,能卖给他们的自然只是些闲官散职。”
“如此一来,定会有不少人踊跃捐钱,也不会影响朝廷重要官职。”
对于这个新颖的设想,不少人都发出了惊叹声。
赵思文也愈发得意:“老臣这也是受到陛下利用寿辰赈灾的启发。”
“除了捐官,还可以缴纳议罪银,也就是官员犯法,或者百姓犯法,只要不是罪大恶极者,都可通过缴纳保释金,来酌情减免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