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独眼婆婆这家换一个鸡蛋,那家换两个鸡蛋,逢人就夸余杏心肠好,要教傻蛋认草药,这鸡蛋是给余杏的拜师礼!
村民们一听,这可是奇了,傻蛋可是个傻子啊,还有人愿意收他做徒弟?还能认识草药?难道傻蛋不傻了?
众人一边议论,一边跟着独眼婆婆往破庙走去。
“今儿还真是怪了,先是余老根家遭贼,跑去镇上报官了,现在又冒出个傻蛋要拜师,这可真是凑巧了啊!”
“可不是,咱们也看看去!”
一时间,众人将破庙围了个水泄不通,正在锯木头的苏大舅和余老二放下手里的活计,不明所以地凑过来;苏氏确实担心得不行,生怕又是余家人来闹事,连香樟叶都不晒了。
“三妮!这是怎么了?怎么来了这么多人?”苏氏焦急询问。
有人大声接话:“三妮娘,你还不知道呢?你家三妮要收徒了!”
“什么?收徒?”
苏氏、余老二、苏大舅和刘兰花都诧异地看向余杏。
余杏被这么多人看着,尴尬得头皮发麻,但独眼婆婆又是好意,她还不能赶人。
独眼婆婆笑呵呵地看着苏氏几人:“是啊!三妮说了要教给傻蛋本事,将来傻蛋自己能挣上口饭吃,我老婆子百年以后也能放心了。”
“你们教了个好女儿啊!有些人就是自己心眼坏,硬把屎盆子往你们头上扣!不过我们邻里乡亲可都是长眼睛的,知道谁是好人,谁是那耍歪心思的。”
有人不明所以,问道:“独眼婆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谁往三妮家扣屎盆子了?”
立即又有人接话:“你这人记性可真差,上午余老根家不是被偷了吗?他们家那个大儿媳不是怀疑三妮一家怀恨在心故意去偷他们钱吗?”
这么一说,大家便恍然大悟。
苏氏和余老二也忙说他们一家子都在山上忙活,还有一同上山干活的乡亲作证。
余杏这才明白过来独眼婆婆的良苦用心,她自己家里就养了鸡,怎么可能没有鸡蛋?
不过就是故意借着换鸡蛋的名头,特意把自己教傻蛋认草药的事宣扬出去,为她们一家子正名,她家不是那入室盗窃的贼!
独眼婆婆自己寡居多年,知道人言可畏,这些年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才会这么快就想出法子来洗清嫌疑。
这份情,余杏记在心里了。
她也大方对众人道:“大伙儿要是有想学认草药的,可以随时来找我,反正我也打算这段时间带一带傻蛋,你们要想学,就跟着一起吧。”
大伙儿都是地里刨食的,一年倒头挣不了几个钱,若是能卖草药补贴点家用,是再好不过了。
众人都纷纷夸余杏大方心善。
余老根和张氏等人本想着去镇上报官,能抓住贼人,没成想却是白跑一趟。那些官差开口就是要钱,没钱根本别想他们办事。
一家人走得又累又饿,却没钱吃碗面疙瘩,只能又走回来。幸好家里的粮食没被偷,否则真是连锅都揭不开了。
最窝火的要数余槿了,明明他都怂恿着爷爷从余杏手里提前拿了些钱,本想着跟爷爷磨一磨,就能提前给他一些银两,他再跟同窗借一些,就能凑够钱去买试题了。
可惜仅仅过去一个晚上,家底就被贼人掏空,他最宝贝的一块砚台也被顺走了,那可是他攒了好久的钱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