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月白肖邦的其他类型小说《周月白肖邦拾光小说》,由网络作家“达不溜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后来朋友说,那天的周月白眼神温柔得不像话。我点开他的朋友圈,最新的定位显示在一家叫“拾光”的奶茶店。这个名字莫名熟悉,我翻开前几天的外卖袋,发现有几杯奶茶正是来自这家店。巧合吗?会是他吗?心跳突然加快,突然庆幸我有收集袋子的爱好。正当我胡思乱想时,看到了他新发的朋友圈:“给写稿到深夜的记者。”配图是一杯焦糖布丁奶茶。深夜的城市霓虹闪烁,我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的灯火,突然有种冲动。我想去那家奶茶店看看。6根据导航显示,这家店离我家大概十分钟的距离。夜色朦胧,我沿着后街慢慢走着。路灯在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秋夜的风裹挟着银杏叶的香气。这条路我走过无数次,却从未注意过街角那家小小的奶茶店。“拾光”的招牌在夜色中发着温暖的光,像是等待已久的路...
《周月白肖邦拾光小说》精彩片段
后来朋友说,那天的周月白眼神温柔得不像话。
我点开他的朋友圈,
最新的定位显示在一家叫“拾光”的奶茶店。
这个名字莫名熟悉,
我翻开前几天的外卖袋,发现有几杯奶茶正是来自这家店。
巧合吗?会是他吗?
心跳突然加快,突然庆幸我有收集袋子的爱好。
正当我胡思乱想时,看到了他新发的朋友圈:
“给写稿到深夜的记者。”
配图是一杯焦糖布丁奶茶。
深夜的城市霓虹闪烁,我站在阳台上,
望着远处的灯火,突然有种冲动。
我想去那家奶茶店看看。
6
根据导航显示,这家店离我家大概十分钟的距离。
夜色朦胧,我沿着后街慢慢走着。
路灯在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秋夜的风裹挟着银杏叶的香气。
这条路我走过无数次,却从未注意过街角那家小小的奶茶店。
“拾光”的招牌在夜色中发着温暖的光,像是等待已久的路标。
透过玻璃橱窗,能看到里面暖黄的灯光下有人在忙碌。
我在门口驻足,犹豫着要不要推门。
突然,一阵熟悉的琴声流泻而出。
是肖邦的《夜曲》。
这首曲子,在记忆里有着特殊的位置。
隔着玻璃,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
他坐在角落的三角钢琴前,指尖在黑白琴键间起舞。
暖色的灯光笼罩着他的轮廓,恍若隔世。
深吸一口气,我推开了店门。
风铃清脆的声响打破了琴声的静谧。
抬头的那一刻,时光仿佛静止。
周月白还是那样清雅的气质,黑色衬衫衬得他越发修长。
眉眼间多了些许沉淀,却依然如记忆中般温润。
琴声在空气中轻轻散去。
“你终于来了。”<
/p>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而在写完那篇《音乐是战争后最好的治愈》,我收到了许多读者来信。
其中一封说,在维也纳的音乐厅里,
有一位华人钢琴家的演奏让他想起了这篇文章。
那温柔的琴声,像是在诉说着遥远的思念。
我和他的重逢,是在一家叫“拾光”的奶茶店。
时光带走了我们的青涩,却带不走心底最初的悸动。
站在门口的瞬间,熟悉的琴声轻轻响起,
是那首走过千回百转的《夜曲》。
如今的日子很温暖,写稿时总会有一杯刚好温度的奶茶。
有时是店铺的角落,望着他教小朋友们弹琴,
有时是他送到采访现场的惊喜,
有时是野外帐篷里自己泡的思念。
他说:“你用文字照亮黑暗,我用奶茶温暖你的归途。”
有时回想起来,一切都像是命中注定。
那个午后的琴房,那杯未及温热的奶茶,
那些漏掉的音符,和未说完的话,
都在时光的长河里,静静等待着重逢的时刻。
21班长的番外
说实话,看着他们俩兜了这么大一圈,我和李婷这对“金牌红娘”还挺自豪的。
那会儿我和李婷都在学生会,她负责文艺部,我管着体育部。
每次开完会,都会一起去吃食堂。
“哎,你发现了吗?”
有天她突然神秘兮兮地问我。
“发现什么?”
“周月白最近弹琴的风格变了。”
起初我还不信,直到某天下午路过琴房。
从前他练琴时总是严谨认真,像在雕琢一件艺术品。
可那天的琴声格外温柔,像是在为谁演奏。
透过窗户,我看见了坐在台阶上的林夏。
“我就说吧!”李婷得
1
深夜十点,我仍在笔记本前敲打键盘。
身为新闻记者,加班早已成为日常。
但最近接手的一个涉及某大型企业资金链调查的项目,
让这份工作带来的压力达到了新高度。
作为一个习惯用数据说话的人,我清楚地知道:
过去三周,我的睡眠时间平均每天不足5小时,
咖啡因摄入量是平时的三倍,而工作效率却在持续下降。
这时,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起,是一条美食公众号的推送:
“深夜食记:老街区里的手工奶茶铺”
推送配图上是一杯泛着焦糖色泽的珍珠奶茶,
乳白色的奶盖下,深褐色的茶汤透着诱人的光泽。
这让我想起高中时代的午后,
我总是抱着一杯奶茶,缩在新闻社狭小的空间里写稿。
那时朋友还经常笑我,说我是个靠糖分续命的“笔耕者”。
还没来得及关掉推送,手机又震动起来。
以为是主编催着要明天的稿子,划开一看却是外卖柜的取件通知。
这个点会有外卖?
我皱起眉头,努力回想今天的消费记录。
作为一个习惯事事留痕的记者,我翻遍了美了团和饿么的订单记录。
一片空白,就连账单记录也干干净净。
会是诈骗短信吗?
我盯着那条取件通知,工作中积累的警觉性让我下意识地开始分析。
取件码是个正常的六位数字,短信格式也和以往收到的配送通知一模一样。
如果是钓鱼短信,不应该这么规矩。
......
站在阳台上踌躇片刻,我还是决定下楼看看。
毕竟就在楼下,最坏的情况不过是白跑一趟,何况小区的治安还可以。
临出门前,我特意换下了睡衣,套上一件深灰色的卫衣和运动裤。
以防万一,我想。那些遗憾,
我低头抿了一口奶茶,熟悉的甜度在舌尖绽放。
......
不知过了多久,风铃再次响起,又一位客人推门而入。
我望着他的背影,恍惚间与记忆重叠。
那个在琴房弹琴的少年,和现在认真调制饮品的他,仿佛隔着时光对望。
9
推开包厢的门,喧闹声瞬间涌来,像一波热浪扑面而至。
“这不是我们的王牌记者吗?”李婷的声音最响亮,“看到你的报道上头条了,给力啊!”
话音未落,身后传来一阵骚动。
我转身,正对上周月白含笑的眸子。
他推着餐车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服务员,托盘上摆满了各式饮品。
“这......”班长推了推眼镜,惊讶中带着一丝了然。
“给大家准备的饮品,”
周月白笑着说,目光不着痕迹地在我脸上多停留了一秒。
“黑糖奶茶!好多珍珠!在外面不得三十多?”
“红豆奶茶的味道居然和高中那家店一模一样?!”
“等等,难道说?”
此起彼伏的惊呼中,周月白轻声解释:
“那家店的老板娘是我姨妈,以前我经常去帮忙,所以把配方都学会了。”
原来如此。
“所以这家店是你开的?”那人拿着奶茶问。
“嗯,想把从前的味道带回来。”
他说这话时,目光不经意地掠过我的方向。
“说起这个。”
坐在一旁的班长推了推眼镜。
“晚自习后的琴房总是亮着灯,那时候还觉得挺奇怪,为什么偏偏是新闻社对面那间。”
他意味深长地看看我,又看看周月白,话说了一半却不再往下说。
“这有啥好奇怪的,某人还总是拿着一杯奶茶呢。
”
“比如这个,”他指着一组数据,“你写了山区留守儿童的比例是 43%,但背后的故事呢?”
我突然想起采访时的场景。
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每个生日那天,收到爸爸妈妈的电话。
“对,就是这个。”他轻声说,“数字之外的故事,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
我重新打开文档,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
他就坐在旁边,时不时帮我整理思路,或是递来一杯温热的奶茶。
雨还在下,但我们已经忘记了时间。
“你知道吗,”他突然说,“高中时,我就经常看你写的校报。”
我停下手指:“真的?”
“嗯,”他笑了,“那时候就觉得,你的文字里总是藏着一份特别的温柔。即使是再严肃的话题,也能让人感受到希望。”
我看着屏幕上的文字,轻声说:“可能是因为,我也曾经是那样的孩子。”
他转过头看我。
“小时候爸妈在外打工,”我继续说,“所以特别能理解那种等待的心情。”
他没说话,只是轻轻握住了我的手。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
或许这就是主编说的“深层观察”。
用心去感受,用温度去书写。
凌晨四点,我终于写完最后一个字。
他凑过来看,目光在屏幕上快速扫过。
“写得很好,”他说,“特别是结尾那段。”
“在苏北的山区,有太多等待的孩子。他们等待父母的电话,等待节日的团聚,等待被理解和关爱。
而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记录这些等待,更要为他们点亮希望。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他轻轻抱住我:“你也是。”
我靠在他怀里摇摇头,却控制不住地打了个哈欠。
“睡一会吧,”他说,“我帮你看着稿子,到点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