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月白肖邦的其他类型小说《拾光全文小说周月白肖邦最新章节》,由网络作家“达不溜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后来朋友说,那天的周月白眼神温柔得不像话。我点开他的朋友圈,最新的定位显示在一家叫“拾光”的奶茶店。这个名字莫名熟悉,我翻开前几天的外卖袋,发现有几杯奶茶正是来自这家店。巧合吗?会是他吗?心跳突然加快,突然庆幸我有收集袋子的爱好。正当我胡思乱想时,看到了他新发的朋友圈:“给写稿到深夜的记者。”配图是一杯焦糖布丁奶茶。深夜的城市霓虹闪烁,我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的灯火,突然有种冲动。我想去那家奶茶店看看。6根据导航显示,这家店离我家大概十分钟的距离。夜色朦胧,我沿着后街慢慢走着。路灯在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秋夜的风裹挟着银杏叶的香气。这条路我走过无数次,却从未注意过街角那家小小的奶茶店。“拾光”的招牌在夜色中发着温暖的光,像是等待已久的路...
《拾光全文小说周月白肖邦最新章节》精彩片段
后来朋友说,那天的周月白眼神温柔得不像话。
我点开他的朋友圈,
最新的定位显示在一家叫“拾光”的奶茶店。
这个名字莫名熟悉,
我翻开前几天的外卖袋,发现有几杯奶茶正是来自这家店。
巧合吗?会是他吗?
心跳突然加快,突然庆幸我有收集袋子的爱好。
正当我胡思乱想时,看到了他新发的朋友圈:
“给写稿到深夜的记者。”
配图是一杯焦糖布丁奶茶。
深夜的城市霓虹闪烁,我站在阳台上,
望着远处的灯火,突然有种冲动。
我想去那家奶茶店看看。
6
根据导航显示,这家店离我家大概十分钟的距离。
夜色朦胧,我沿着后街慢慢走着。
路灯在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秋夜的风裹挟着银杏叶的香气。
这条路我走过无数次,却从未注意过街角那家小小的奶茶店。
“拾光”的招牌在夜色中发着温暖的光,像是等待已久的路标。
透过玻璃橱窗,能看到里面暖黄的灯光下有人在忙碌。
我在门口驻足,犹豫着要不要推门。
突然,一阵熟悉的琴声流泻而出。
是肖邦的《夜曲》。
这首曲子,在记忆里有着特殊的位置。
隔着玻璃,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
他坐在角落的三角钢琴前,指尖在黑白琴键间起舞。
暖色的灯光笼罩着他的轮廓,恍若隔世。
深吸一口气,我推开了店门。
风铃清脆的声响打破了琴声的静谧。
抬头的那一刻,时光仿佛静止。
周月白还是那样清雅的气质,黑色衬衫衬得他越发修长。
眉眼间多了些许沉淀,却依然如记忆中般温润。
琴声在空气中轻轻散去。
“你终于来了。”<
夜赶完了稿子。
但第二天傍晚,主编打来电话,说这篇稿子的角度需要调整。
“现在的报道太过表面,我们需要更深层的观察和思考。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仅是数字。”
“明天早上能交吗?”
主编问。
我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攥紧了手机。
“我试试。”
挂断电话,我深吸一口气。
作为记者,我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时刻。
但面对留守儿童这个话题,我确实投入了太多个人情绪,反而忽略了更深层的社会议题。
周月白约我见面的短信还躺在对话框里,我犹豫片刻,回复道:
“抱歉,稿子被打回来了,可能要通宵重写。”
“需要我陪你吗?”
他很快回复。
“不用了,你早点休息。”
重新打开文档,删掉大段内容。
窗外乌云密布,像是在酝酿一场暴雨。
我强迫自己专注于数据分析,试图找出问题的核心。
不知过了多久,雨点开始敲打窗户。
我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看着已经写到一半的稿子,突然想到什么。
正准备去翻找之前的采访录音,一声惊雷炸响,整个世界陷入黑暗。
我看着电脑屏幕一点点暗下去,胃里泛起一阵酸涩。
还有不到十个小时就要交稿,而这篇重写的报告,才刚刚理清思路。
手机屏幕亮起。
是周月白。
“在家吗?看到你那边停电了。”
他的声音低沉温柔,像是裹着蜜糖的钢琴音色。
15
他放下电脑,在我身边坐下。
“让我看看你写了什么?”
我把采访录音和笔记递给他,简单解释了主编的意见。
“的确,”他认真翻看着资料,“数据很详实,但少了些温度。”
我愣了一下:“温度?
/p>
他转过身,唇角挂着一抹浅淡的笑意。
“前阵子我在朋友圈看到你发的深夜加班照,碰巧我也住那里。”
从他的楼层,正好能看到我房间的阳台。
每当我加班到深夜,台灯的光影都会映在对面的墙上。
他就是这样找准时机,在我最疲惫的时候送来那些奶茶。
“那你现在开奶茶店,不继续音乐事业了吗?”
我走到吧台前,看着他熟练地摆弄着各种原料。
“这里白天是钢琴教室,晚上才是奶茶店。”
他一边调制着什么,一边轻声解释。
“教小朋友们弹琴,看着他们慢慢爱上音乐,也是一种幸福。”
“那每天的奶茶...”
他站起身,走到操作台后,解释说:
“我想你写稿时需要糖分,而我调制的糖度刚好不会太腻。”
我思考着,瞥见桌子上的便签本,想起了那些留言。
好像冥冥之中,这一切都是命运早就写好的剧本。
而我们,不过是按部就班地走完这一幕。
7
“给写稿到深夜的记者,来点甜的。”
他把奶茶推到我面前时,似乎回到了高中时的某个夜晚。
我抱着笔记本电脑路过琴房,他也拿着奶茶,说了一模一样的话。
“我记得你最喜欢的口味是焦糖布丁,糖度七分,少冰。”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笃定。
我低头看着眼前的奶茶,蒸腾的热气模糊了视线。
焦糖的香气渐渐在空气中弥漫,和着钢琴的余韵,让整个空间都变得温柔起来。
“当年......”
沉默许久,我终究还是问出了那个埋藏多年的问题,
“你为什么不告而别?”
话音落下,空气仿佛凝固。
钢琴上的乐谱微微翻动,窗外的夜风轻轻吹起纱帘。
“因为,我必须去
>
2
深夜的楼道格外安静,节能灯发出的惨白光线在墙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运动鞋与地面摩擦的声音被放大了数倍,我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
走到一半,记者的职业病又犯了,脑海里已经构思出几个标题:
《深夜外卖背后的秘密》
《外卖柜里的都市传说》
《当送餐变成一场悬疑》
......
我被自己的想象逗笑了。
一楼大厅的感应灯随着我的脚步亮起,外卖柜的蓝光在黑暗中格外醒目。
深吸一口气,我输入短信里的取件码。
“咔嗒”一声,小格子应声打开。
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杯奶茶。
透明的塑料杯壁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杯身还带着温度,说明是刚送来不久。
抬起杯子,我惊讶地发现这竟是一杯焦糖布丁奶茶——我最爱的口味。
更让我意外的是取餐小票上的那行字:
“夜深了,为你添一份甜。”
字迹工整清秀,像是被刻意写得认真。
我捧着奶茶,小心翼翼地环顾四周。
除了路灯投下的斑驳光影,整个小区寂静无声。
时不时有夜风吹过,带起一片树叶沙沙作响。
回到家,我把奶茶放在书桌上,看着袅袅升起的热气在台灯光晕中缓缓舞动。
香甜的焦糖味道渐渐在房间里弥漫开来,勾起了一串回忆。
3
高中时代的有一家我很喜欢的老店。
它藏在校门口的小巷深处,门面不大,但总是飘着奶茶的香气。
店主是个和蔼的中年阿姨,记得住每个常客喜欢的口味。
每次赶稿,我都会去买一杯焦糖布丁奶茶。
有时候运气好,还能遇到...他。
他总是安静地站在柜台前,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玻璃柜面,像在弹琴。
我摇摇头
,等这篇稿子写完,就能知道答案了。
12
一周后,我们如约启程前往苏北山区。
坐了六个小时的火车,又换乘了三个小时的大巴,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这里就是你常来采访的地方?”
下了车,周月白环顾四周。
群山环绕中,几间低矮的土房零散地分布在山坡上。
“嗯,这里的留守儿童特别多。”
我背着装满采访设备的包,带着他往山上走。
“大多数父母都在外打工,孩子们基本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刚走到村口,就听到一阵清脆的琴声从学校方向传来。
“那是?”周月白停下脚步。
“是手风琴的声音。”我笑着解释。
“这里有个特别的音乐老师,每周都会来给孩子们上课。虽然条件简陋,但他坚持了快十年。”
走近教室,透过窗户,
我们看到一群孩子围坐在老师身边,认真地听着手风琴演奏。
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对音乐的渴望。
周月白静静地看了许久,突然转身对我说:“我想教他们弹钢琴。”
“可是这里连钢琴都没有。”
“我可以先教他们基础的乐理知识。”
他的眼神坚定,“等回去后,我们可以发起募捐,为学校筹一台钢琴。”
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我突然明白,
这个男人不仅仅是回到我的生活,更是要和我一起,为这些孩子创造一些改变。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在村里住了下来。
白天,我走访各个家庭,记录下留守儿童的故事;
而他则在学校,用自制的纸琴教孩子们认识音符。
晚上,我们常常坐在村口的大树下。
他会给我泡一杯奶茶,听我讲述今天采访的故事。
有时候,他也会哼唱一些维也纳的民谣,说那是他漂泊时的记忆。
最新评论